一、原料发酵
无论是哪种畜禽粪便,要想转化为有机肥,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原料的发酵了。发酵过程可以将原料中各种有害细菌、杂草种子、虫卵等杀害,是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、除臭、及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手段。完全发酵腐熟后的畜禽粪便即可达到有机肥料的标准化加工。那么,原料发酵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首先:控制原料碳氮比
通俗来讲就是在原料的配比时一般是需要进行搭配的,如鸡粪原料含氮量很高,可添加30%左右的秸秆类物料,以提高原料整体的碳含量。合理的碳氮比是发酵升温的前提条件,否则会导致无法发酵的情况。合理的碳氮比含量为25:1左右。
其次:控制原料水分
原料的水分含量也是发酵开始前的重要指标,水分过大原料分子间透气性过差,不利于空气流通,使原料不能与氧气充分结合。水分过小违背有益微生物生存环境,不能使其快速繁殖。合理的水分应控制在55%左右。
最后:控制发酵温度
原料发酵温度变化为升温、高温、恒温、降温四个阶段,使用有机肥翻抛机使物料充分与氧气接触,加速升温过程,高温时使用翻抛机控制温度70℃,避免温度过高伤害有益菌,进入恒温阶段,之后慢慢进入降温阶段,当物料呈灰褐色,无臭,散发微香,即发酵完成。
通过严格规范的无害化处理,就可以将畜禽粪便转化为高价值的有机肥了,当然,如果要达到商品有机肥的标准,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,也需要用到相关的生产设备来配合。